“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研究”设计方案
申 报 者: 吴 超
所在单位: 社会科学学院
2012年5月31日
2012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项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设计方案
一、项目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申报选题主要以“建设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准确性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校学生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为旨归。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针对“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这一工作的开展,已做出理论上与实践指导上的积极探索。但各地高校围绕这项重要思政工程的建设收效并不大。2006年,我校“十一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较脆弱的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档工作”。近十年来,我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充,发展规模不断扩容,学校各级管理模式已面临由模糊化管理向数字化、精细化、制度化管理转变的巨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模式由传统咨询转向建设常规化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的转型已迫在眉睫。我校已连续5年面向新生群体开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测验(UPI),所获数据详实可靠且针对性强,这将成为本项目实施体系建设研究的重要参数与调研基础。尽快建立具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不但能够在上海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内取得率先成果,也将对我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重大实践意义。
二、项目研究思路:
本项目拟从四个层面依次推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研究:
(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8—2012年心理普查“16PF”与“UPI”指数变化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
我校针对新生群体开展以“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测验”(UPI)为主的心理普查活动已持续数年。期间,通过心理普测所获得的数据资料极为详实且针对性强,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新进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但是这些数据目前并未得到充分应用,每年度“新生心理测试报告”虽然对测查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但并未就中长时段内大学生心理变化趋势的原因与特点做出整体研究。本项目即拟从影响两项指数变化的各项因素分析入手,就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前的我校学生普遍心理特征及趋势作背景性研究。
(二)在校学生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这一环节的研究与实施,是本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部分。项目申报人在充分研究近期国内外有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设计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量表为主体的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思想品德、求知欲、知识水平、责任感、包容性、组织协调力、计划性、应变能力等。本项目试图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细致量化,获得较准确的考核评估指标,以此作为把握与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有力工具。
(三)在校学生心理健康考核评估的实现途径
本项目拟设计三套不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即《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互评量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量表》。自评量表为个体自查使用。互评量表通过各班心理观察员与同寝室室友等大学生班级社交网络进行互评。综合评估量表供各院系心理辅导员及其他相关教师使用,每学年持续评估,以体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发展轨迹,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与主动心理指导。
(四)在校学生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的成果应用与转化
本项目拟构建具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以便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研究提供一定依据。该体系测试结果将被转化应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按照预期计划,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所取得的数据将经过整理分析,形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校学生心理成长历程记录表(反馈表)》。为保护个人隐私权,该表非纸质刊印,由大学生个体登录各自学工系统后自行查询。第二、为我校开设第二课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数据支持与实验平台。第三、与每学期开展的重点关注学生摸排工作及问题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相结合,将新生心理普查数据结果纳入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第四、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基本参数,并为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三、项目实施方法
(一)前期调研
本项目拟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8—2012年心理普查“16PF”与“UPI”指数变化趋势与特点进行整体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编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互评量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量表》。
(二)取样测试
本项目将使用以上三表率先对申报人所在的社会科学学院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全面调查。调查数据将通过科学分析,形成《社会科学学院在校学生心理成长历程记录表》(样本)。调查后,项目组还将对被调查者展开访谈,以便了解该量表所存在的不足与亟需改进之处。我院取样测试的结果将作为在全校试推广该项目评估的原始数据与参考基数。
(三)研究报告与施测过程
本项目将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形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研究》的最终报告,并以此作为“建设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准确性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校学生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指导纲领与各项综合指标参照标准。根据此研究报告的各项要求,本项目施测过程将在学校有关部门协调指挥下,向我校学生全面推开。所得数据将在相关部门的整理分析下,用于完成我校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并及时反馈给受测学生。
四、项目计划步骤
① 2012.6—2012.7 搜集国内外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利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8—2012年新生心理普查“16PF”与“UPI”两项测试数据,完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的初步框架设计;
② 2012.8—2012.9 撰写中期报告《关于建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建议》;着手编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之《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互评量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评估量表》。
③ 2012.10 组织社会科学学院各年级学生与教师参与三大量表的取样测试,并完成数据统计与分析,进一步制作《社会科学学院在校学生心理成长历程记录表》,以此作为未来全校推广的反馈表样本。
④ 2012.11 形成最终报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研究》;向学校有关部门提交制度设计方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设试行办法》;参与评选校园文化建设优秀项目;申请结题。
五、已有工作基础
(一)前期资料储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8—2012年新生心理普查“16PF”与“UPI”两项测试数据汇总。
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论文。
(二)科研实力保障
项目申报人具有博士学历,现为社会科学学院专业教师并长期兼任该院学办心理辅导员,具有较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指导经验,长期活跃在学生事务前线,比较熟悉当今大学生的心理趋势与特征。
(三)团队协作能力
本项目组成员还包括:校学生处副处长严运楼副教授,主要负责研究报告与实践的总体指导;校学生处心理咨询室沈园花,主要负责协同数据分析与量表制作;社会科学学院辅导员张强、周淑芬等,主要负责协同报告撰写与数据调查。项目组成员长期工作在学生事务第一线,具有极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与较强的学术科研能力。
六、项目预期效果
(一)预期形成成果
① 中期报告:《关于建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建议》(约4000字);
② 最终报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研究》(包括三大量表)(约10000字);
③ 制度设计方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心理健康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设试行办法》。
(二)预期投入成本
评估量表及调查问卷印制费;数据分析软件购置费;少量劳务费等。
(三)预期实施应用
争取形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校学生心理成长历程反馈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