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发挥大学生主体性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发布时间: 2011-03-04 浏览次数: 899

陆红梅 苏莹

 

 

一、高校学生主体性的表现与作用

高校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内在特性。  

(一)大学生主体性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表现

    1、能动性。集中表现在他们能主动、积极地获取和作用于正确的教育信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则体现在对活动的主动参与、思考和组织管理等方面。

2、自主性。集中表现在他们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能够在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下,依据自身条件和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教育活动,独立地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3、创造性。集中表现在他们面临现代文化体系中复杂的经常性的思想道德冲突,创造性地对思想道德认知和体验进行构建,不断创造出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道德教育规范。

   (二)学生主体性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为德育过程注入双向沟通交流的活力。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比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要复杂得多,来自社会的道德教育要求是外因,学生的主体需要才是将道德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内部动力。德育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沟通交流活动中才能焕发活力,达到实效。

2、丰富信息资料,优化德育方法,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有了主体意识,加上尊重主体的浓厚氛围和环境,学生就会自主地参与到德育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道德教育工作者就会贴近学生思想和实际,采取各种形式的满足不同学生的胃口的德育活动,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3、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地内化理论,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和引导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教育者就会主动地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和规律,精心选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情景,唤醒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有了主体参与意识,就会主动认可教育目标,积极选择和汲取教育影响,形成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并自觉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能动地反作用于教育者,实现教学相长。

二、大学生主体性德育困境

高校德育由于受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本科阶段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定,思想上有很多迷茫,道德观念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存在严重脱节现象。这些现象很多都是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忽视学生主体性而须面临的德育困境的表现。

    (一)道德教育话语远离现实生活世界,缺乏真实性。

    道德教育话语只注重方向性、政治性,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动性,有意规避现实生活中有争议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教育者言说的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极大反差,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讲授的德育内容道德规范等,很大程度上都是“原则推衍”的结果,而不是植根于鲜活的日常生活之中,导致了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现实价值冲突面前无所适从,对课程文本无言可说,从而引发对道德教育话语的质疑。

    (二)道德教育理念“无我化”特征。

德育抛开人的发展需要去谈社会本位的道德崇高,忽视道德主体内心合理的追求和满足,使道德个体的主体意识与主体地位弱化,也使道德教育过程成为刻板的、简单的复制社会道德的过程,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很难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德育目的出现功利化取向,有些学校将义务献血等这样一些充满人性美的行为列入量化模式的德育综合指标排名中,诸如此类急功近利的目的取向不仅导致了教育者浮躁、虚假的不良风气,也造就了学习者言行不一、只注重表面形式不讲求实际效果的双重人格。

(三)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上,外在道德教化的特征十分明显。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德育工作者依然采取道德知识教育,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普遍采用灌输的方法;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而无视义务与权力的对等性,忽视引导和提供机会与情景使学生对个体的人格尊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予以体认。学生既无权质疑,更无权尝试提出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他们所能的仅仅是像口袋一样装下学校教给的各种“美德”,而他们的情感与心理需求则被弃置、无视。由于忽视或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过程变得枯燥乏味。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德育有效途径

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道德教育在实践中遭遇了困境,其出路应依托于学生道德自觉意识的树立、道德情感的培养和维护、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的开展,德育知行大课堂的构建等。

(一)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培养学生道德自觉的意识。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已基本成熟,认知能力接近成人,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已具备了明确的主体意识、较强的主体能力和一定的主体地位。他们大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在思维和行为上强烈希望得到尊重与肯定,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决断从而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国的德育的价值定位偏重于社会和集体本位,从属于国家,却忽视了其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德育应当从小处着眼,注重个体的成长规律,不应一味地以社会的需要作为教育学生的唯一标尺,而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其主体性,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接受能力出发,真正把学生的道德生活、道德修养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过有道德的生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德育的温馨和人性的魅力,感受到高校德育与提升自身生命价值、生活质量的内在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意识,增进道德情感,现实生活才是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得以产生的沃土。只有从小处着眼,推进道德生活化,才能使学生真正接受道德的教化,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一个人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过程。学生道德意识、道德情感是要经过长期的道德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经过道德主体自发自愿的认知、选择、接受和强化等过程,最终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人格,并通过道德行为的养成表现出来,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效果。让学生明白,受道德教育、践行道德知识不仅是作为社会成员必须要做的,更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并主动接受德育。在人性化、主体化的德育中,学生才能真正领悟道德的内涵、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本质,才学会自尊与爱、学会做人,获得无限的自我发展,与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取得联系,在超越中逐渐生成道德智慧。

(二)注重情感体验,增设多角色承担法教育

情感是一个人内部的感觉基础。道德是“知、情、意、行”相结合的一个带有序列特点的整体。没有情感的付出,就没有道德行为的发生,当然也没有道德意志的树立;同样,道德认识没有道德行为的践履来衡量其正确与否,对其他人的道德行为也无法产生情感体验,也不能进一步确定并深化。道德不仅是观念规范,而且更重要的是情感行为习惯,所以,情感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具有优先性,道德教育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情感的投入程度。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

角色承担法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实际地扮演特定情境中特定的社会角色,来实际处理问题,解决困难,或通过让学生采择、扮演另一社会角色,体验其心理从而形成某种习惯,改变某种态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学生通过承担各种角色,发展自身的移情式理解能力和道德敏感性。角色承担是自我行为与助人行为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学生通过扮演某种角色,切身领会了不同角色的责任,学会分析自己的行为,鉴别其因果。这是一个重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只有真正在情感上接受,才能潜移默化、自然生成,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和感悟认识到某一道德要求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接受和内化。

培养移情性体验,有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真正做到推己及人,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主动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增强道德行为的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实际参与各种人际互动,尝试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形成解决人际或社会问题的技能和态度。角色承担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行为的实际操作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关心体谅他人的情感,从道德情感、认知及行为方面深化了学生的责任认识,强化了学生的责任动机,提高了践履责任行为的可能性,是培养主体性道德的重要路径。同时这种体验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也可以在学校完成,还可以在社会和家庭完成。

(三)走向理解与对话,实行开放式教学。

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互动的双方,在教育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是平等共生的关系。一方面,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在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和发展双向互动的交流与对话关系,教育者应有足够的宽容,放下架子,尊重受教育者的感受和意愿,平等对待受教育者。强调教学相长、心与心的沟通,做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树立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树立服务的意识。教师要教学生体验生活、创造生活,做好校园生活服务,将服务意识渗透于学校各项工作,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融洽的关系。德育过程中教师不是教学生“你要如何做”和“你应该如何做”,而是引导学生掌握“我应该如何”和“我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

师生之间互动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于封闭式教学而言的。首先,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使学生成为教学中心,真正做到师生之间互动。教师通过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等,从而做到课前心里有数。还可以组织学生论坛之类的活动,如课前10分钟演讲、主题班会等。教师应该扮演多元的角色,尽可能将课堂变成学生体验道德生活的场所,促进大学生道德智慧的生成。其次,在课堂外,在日常生活中,师生一起探求未知的知识、体验未体验过的情感,实践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开放、学习的过程,坚持用事实说话。教育者要把目光投向学生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引导学生从正面认识和理解问题,敢于讲真话,讲经过科学分析和缜密的理性思考的观点。这样,学生才能为充满真理的德育所折服,才能让主体性德育在面对大学生主体的时候不再陷入“沉默”的僵局。

另外,在坚持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主建构外,还要求给学生留下一个开放的价值空间,培养他们对多样化的尊重、开放与宽容的心态,培养他们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培育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学生得以自然接受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意识各种有益的感染和熏陶,突出“无意识教育”的特点,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四)增加实践课,多开展学生自主活动,促进“知”“行”有机结合。

课堂内外互动我们培养的是社会的人。让学生了解社会、正确地认识社会,就要把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联。一个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即在对别人、对集体的各种关系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同样,克服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因此,“道德从根本上说就是实践”,躬行践履无疑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

实践教育是促进学生实现由知到行转变的中介,是一门具有很大挖掘潜力的隐性课程,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德育。一方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竞赛、社会调查等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到儿童福利院或养老院开展对孤儿及老人的关爱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共卫生服务,等等,这样的实践活动比单纯的说理更有说服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三下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做人,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矫正自己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偏差,寻求自身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通过学生的各种自主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道德的发展,是培养道德主体性的最独特而又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发展真正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从而激发道德行为。因为道德的根本关系是人与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只有通过活动和交往才能体现出来。没有合作,没有交往,人既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意识,也不会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

学生的自主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自参与、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强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活动,人们往往能想方设法去做好它,能主动承担各种责任,所以自主活动是提高学生道德主体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必须把学生的自主管理活动与社会活动、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如合作教育、个性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创新教育等。

总之,德育不能仅依靠外在的道德规范的约束,主要是重视主体的接受规律,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进行唤醒和培养,促成自我发展,我们应当把握分寸,做到现代制度理性与传统道德理性思想有机融合,促成外在约束与自我发展的相得益彰。最根本的就是使道德教育从他育走向自育、由外铄走向内求,最终把道德由他律导向自律,还道德教育于生活。

 

参考文献

[1]张琼等(著).道德接受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陶行知文集:修订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要论[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9、靳诺,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张建如等.伦理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

[8]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238.

[9]靳诺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论[M].海风出版社,2003.

 

 

■本文作者:陆红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学生管理科科长 法学硕士

苏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副科,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