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知识创新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科研内涵发展
--科研处2009-2010年度校文明单位创建特色项目
科研处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科研工作实际,努力探索文明创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载体,紧扣社会发展的脉搏,以知识产权为载体,不断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科研内涵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项目背景
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知识创新文化能激励人们追求真理,开拓创新,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知识创新文化的核心是尊重知识,体现了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精神。知识创新文化既包含了知识产权所需的物质条件和物理环境在内的载体文化,又包含知识产权各种规范性、系统性的规章制度在内的制度文化,同时也包含知识产权行为人共有的价值追求、心理状态、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在内的精神文化。知识产权不仅体现为它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体现为它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存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知识创新文化呈现出引领先进、鼓励创造的示范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工作思路
1)营造良好的知识创新文化氛围
学校知识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精神,紧密结合学校科研和学科发展实际,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实现知识产权的社会价值为核心,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创新文化氛围和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的创新环境,着力提升科研团队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综合竞争能力,突出知识产权的应用和转化,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现代化特色大学的跨越注入不竭的动力。
2、构建多层次的知识创新文化体系
知识创新文化主要由知识产权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载体文化等三个层面构成。知识产权精神文化是知识创新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内容,其主要特点是内在养成,潜移默化地培育熏陶,把社会公认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而知识产权的制度文化和知识产权载体文化是知识创新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在开展知识创新文化建设中,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载体文化为基础,三者构成知识创新文化建设辩证而统一的整体。
三、主要做法
1、加强知识产权文化的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为提高师生和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科研处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对科研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及时进行申请和保护。
1)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与松江区政府合作,邀请了松江区高新技术企业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到学校参加“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专题论坛,市知识产权局、松江区政府的领导都莅临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组织召开由学校与市教委、市知识产权局、松江区科委联合举办的“高校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服务座谈研讨会”,积极探讨高校知识产权成果向中小企业应用和转化的方式和渠道;
3)邀请资深专利代理人根据各学院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举办知识产权实务讲座,为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申请专利提供指导和帮助,打消一部分人对知识产权的畏难心理,提高了大家的申请积极性。
2、完善制度建设,强化顶层设计,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和健全学校知识产权组织领导体系和协调机制,为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总体思路,规范运作程序,对重大知识产权成果转化项目的可行性方案进行评审论证,全面推进重点学科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学校专门制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专利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专利奖励的暂行办法》、《关于学校专利权转让和实施许可的暂行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对有关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专利工作评价考核和奖励、专利转化资金使用与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学校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助基金,对教师专利申请及授权后整个流程中所有费用都予以全额资助;在学校科研和人事考核体系中,对教师参与企业横向项目研究以及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专利授权等都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从而充分发挥了政策的导向作用,实现了我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工作从以往的“要我干”到“我要干”局面的转变;通过政府引导、校企互动,形成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工作在市场拉动、技术推动和利益驱动相互作用下的良性运行机制。
3、加强知识产权申请工作,突显知识创新文化建设成效
1)坚持以项目为核心的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围绕立项、结题、鉴定、报奖等项目管理流程;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通过专利文献检索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进展及发展方向,从而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进行创新,提高创新水平;严格项目合同的审核,加强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专利产出效率。
2)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在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创新点。由于申请的许多专利本身来源于生产实践中的实际技术难题,技术的适用度高,实现了创新与市场的对接。
3)坚持“质”与“量”结合的知识产权渐进发展策略。在前期以发展知识产权的数量为主,以利于形成知识产权意识和氛围扩大知识产权申请者的队伍;在积累了一定量的基础后,又积极考虑调整政策引导方向,加大对创新性程度高的发明专利的奖励力度,以努力改善专利结构比例;同时注意将知识产权发展与高校自身的学科建设联系起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跑马圈地”的功能,抢占学术制高点,为优势和重点学科的发展及新兴交叉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提供法律制度下的提升空间。
四、主要成效
1、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创新文化氛围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建立和健全了知识产权组织领导体系和协调机制,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教师和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普遍增强,学校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创新文化氛围。
2、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
学校知识产权数量不断提高,质量也不断提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跳跃式增长。目前共有授权专利641项,其中发明专利78件,实用新型专利172件,外观设计391件。专利申请数由2003年的51件发展到2009年的309年,增长5倍;专利授权数由2003年的10件发展到2009年的190件,增长了18倍,其中发明专利由2003年的1件发展到2009年的23件,软件著作权登记由2003年的1件发展到2009年的43件。根据教育部的排名,2008年我校专利授权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42位,在上海排名第7位,在上海市属院校中列第2位。
五、师生感言
在知识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中,科研处多次组织召开知识产权工作座谈会、研讨会和相关论坛,许多老师和学生都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也畅谈自己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中的感想和体会。
学校作为地方性高等院校,近几年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专利授权数在上海市地方院校和全国高校中排名靠前,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学校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创新文化的持续建设、制度安排、资金落实等方面的合力支持,今后应继续保持,稳步发展;学校的产学研合作的特色已经成为学校知识创新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平台,产学研合作的推进必将在更高层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也将更高效率地推进知识创新文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