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
发布时间: 2020-04-16 浏览次数: 10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怎样通过网络讲好不一样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集体备课研讨,形成了教学创新共识,即努力把疫情变为教材,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集体备课,发挥教学团队合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充分利用网络上好思政课,而且积极谋划教学创新,力争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按照校党委的要求,坚持思政课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讲授好中国抗疫故事、身边感人故事,加强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同舟共济打赢疫情防控战争。学院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提高教师网络信息化授课能力,探讨网络授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如平台使用熟练程度、在线学生管理、网络平台实施存在的弊端提出备选方案等。开课老师会在学习通发布相关在线教学备选方案通知,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转化授课模式。



讲好身边故事,把疫情变成教材

学院各教研室结合课程内容,线上第一课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将疫情防控融入思政课教学。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课《战“疫”: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与《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密切结合,老师科学设置讨论话题,讲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之治”如何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中国制度”所具有的强大战斗动员能力,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和中国人民共克时艰的凝聚力。

授课过程中,思政理论课结合疫情防控形势,既认真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防控期间重要讲话,及时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措施成效贯穿融入思政课教学中,系统介绍防疫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榜样人物、感人事迹等,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学院还组织教师挖掘身边的故事,介绍艺术设计学院青年老师李千惠推迟了原定的婚礼,捐出婚礼费用的感人事迹。

学院抓住疫情防控契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不断增强青年学子的“四个自信”,凝聚抗击疫情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