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
2010-05-29
浏览次数:
553
|
|
 5月28日13:00,材料工程学院在行政楼1612迎来了2010年度教委重点学科《材料精密成型与处理》的第一场学科报告“椭圆齿轮应用技术”,这场精彩纷呈的报告是在重点学科带头人于治水教授的安排下,由模具方向学科带头人李名尧教授主讲,材料工程系主任曹阳根教授主持了学科报告会,科研处对学科报告的策划、时间安排给与了指导并提供了诸多方便,模具CAD/CAM方向的所有教师参加了此次报告,报告还吸引了化工、机械等学科的教师以及本学科的研究生前来参与讨论,并在会后与李名尧教授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报告会上,李教授按传动齿轮和传送齿轮及其优缺点依次给大家介绍了椭圆齿轮的用途和制造工艺。在传动齿轮部分,他结合自身经验,重点介绍了将曲柄压力机滑块机构与椭圆齿轮串联,借助改变相位角来控制滑块的运动规律的实例,这是李教授所获的专利项目。在接下来的传送齿轮部分,引发全场小骚动的是李教授特地带来的一个椭圆齿轮流量器,师生们争相观看研究这个小零件,3cm2的方寸之间,齿轮精密的啮合在一起,可以任意地配合转动,但只要安装有丝毫偏差,齿轮就会卡住无法动弹,十分奇妙。李教授说,与传统直齿轮相比,作为拥有高效、节能、低噪音、精确流量和脉动性优势的椭圆齿轮可以在发动机润滑泵、定量泵和人造心脏领域大显身手,尤其是可以代替人造心脏中的叶轮泵更好地模拟心脏内实际的血量输送情况,改善病人术后效果。但是谈到椭圆齿轮的制造工艺,李教授稍显遗憾地表示数控加工是目前的主流生产方式,而更为简便更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椭圆齿轮模具成形工艺还不成熟,存在许多难题,这也是导致椭圆齿轮价格过高的一个因素,成本不足2分人民币的模塑酚醛树脂椭圆齿轮出口价高达10美元,由此可见该行业存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他鼓励广大师生,特别是处于创新黄金时期的广大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立大志、勤思考、踏实工作、积极探索,笃实学科理论基础以及经济社会服务的技术基础。 2个小时匆匆而过,在全场爆发的阵阵掌声中,报告圆满结束。听完李名尧教授报告的师生显然意犹未尽,许多人会后仍围着李教授讨教更多的椭圆齿轮知识,此次学科报告让科技创新成果变得通俗易通,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一种平台和机制,使学科的科技创新主体,即广大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能够在科技创新层面上进行广泛的交流,在校党委、校领导以及科研处、人事处等部门的宏观指导下,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科教师和广大研究生的积极性,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通过体制创新进行有机的融合,遵循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的原则,按照以理论研究和多学科交叉为基础,以材料创新和工艺创新为先导,以装备创新为载体的技术路线,建立理论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和装备创新的材料及其加工制造的完整科学体系,不断推动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 |
|
|